>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首页>神学探讨>铸造中国文化环境中的福音精神
神学探讨
铸造中国文化环境中的福音精神

发布者:神哲学院发生时间:2014-05-30 17:44

——从利玛窦“生活交谈”式福传谈起 

作者:全国修院常务副院长    李树兴神父

前言

1552年12月,在中国南部边陲上川岛上,当身染重疾的圣方济各沙勿略,远眺中国这片神秘的东方古国回归天父家园时,天主已经为我们兴起了另外一位忠仆——利玛窦。之后,利玛窦以耶稣基督“往训万民,拯救众灵”为爱的使命,不惧艰辛,勇往直前,用天主圣神给予的智慧,在中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福传奇迹。

今天,我们高度评价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欣赏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厚了解,赞叹他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以及他善于在具体环境中发现和应用适合本地土壤的传教方法。特别是在与中国士大夫交往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吸取儒家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以自己信仰生活的表样来影响士大夫,引导他们向往福音。利玛窦这种“生活交談”式福传方法,吸引了当时不少有地位、有声望的人皈依了上主,在中国开创了一片传教事业。

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是,利玛窦这种“生活交談”式福传方法,对于今天教会的福传事业具有的现实意义。虽然我们不用弃僧袍改儒服,但是,福音本地化工作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能将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完整保存自今的文明古国,如果我们不尊重本地文化和习俗,只是一味地把异域文化强加其上,那么,对福传事业的不良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即便是中国人在中国传教,仍有必要找到福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点。同时,作为福音的传播者,我们更要身体力行,向利玛窦那样,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语言向外传递福音信息,并让周围人感受到这一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生活交談”式福传?这是一个老话重拾的命题,值得一议。

一、学习利玛窦,融入文化,砺炼自我

纵观利玛窦一生,无疑他是智慧的。因为利玛窦知道福传融入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靠着天主赏赐的智慧,他努力寻求适合中国的福传方法。今天,在我们追溯、纪念和研究利玛窦传教成功的经验时,我们看到了利玛窦努力融入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别是他努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进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做到了“到中国,成中国人,不要使中国人成为外国人”。 

1、利玛窦的传教方法

为进一步探究利玛窦的传教方法,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经历:身着儒服——从外形上改变自己;学习中文——掌握与中国文化民俗沟通的工具;研究古籍——领悟中国文化思想内涵;探究文化——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介绍西方文明与科学——开展中西文化交流,并在实际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德表影响周围的人。

由此可见,利玛窦所有的努力都聚焦在四个字上:“融入”与“交流”。

2、利玛窦传教方法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们可以感受到,利玛窦曾极其用心的观察、考量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寻找福传的切入点,例如:他由穿僧袍改着儒衣,通过改变外表形象促进自己融入主流社会;他研习儒学,并从儒学中寻找与福音能够交融的观点,用福音诠释、补充,提升儒学的理论,以促使福音被大家接受;他传授西方文明和科学知识,从绘制地图,到编写、翻译各类书籍等,为使人们看到隐藏在科学背后的天主大智慧;他与士大夫们交往,并在学习、交流、合作过程中,以自己的博学多才、言语德表所透出的福音精神与智慧,通过“生活交谈”这样一种细雨润物式的方法影响周围,使周围人对福音产生一种了解与投入的渴望。

利玛窦的传教方法告诉我们,仅仅说教对福传的影响远不如在生活中践行福音精神所闪烁的伟大光芒。在科学、经济、社会和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向利玛窦那样,志存高远,以卓尔不凡的个人学识、思想品行和谦卑而又虔诚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中去。我相信,当人们体悟到福音之于人是一种爱、一种智慧,一种和谐,那么,人们接受福音的时间也就为期不远了。这就是利玛窦传教方法在今天给我们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生活交谈”——细雨润物式的福传方法

让福音融入中国文化,在生活中砺炼福音精神,是“生活交谈”式福传的核心内容。固然,吾辈生于斯,长于斯,聚国族于斯!我们无需向利玛窦那样为做一个中国人而努力不懈。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努力学习了中国文化精髓?是否用心了解和分析了当今中国社会背景下福音本地化工作?是否向利玛窦那样在传统文化上践行福传事业?在与外教人交往过程中是否有心做到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去影响他人。在此,我们各位都有必要对自己进行拷问,以激起我们对福传工作的使命感,更好地进行福传。

1、以奉献和坦诚交流开展福传工作

什么是“生活交谈”式福传?

诚然,在当今社会,作为个人,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当年利玛窦那样在科技、人文、地理等方面都出类拔萃。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专业领域、生活范围和社交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和利玛窦一样,对周围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我们可以在自己所属的范围内,以自己的能力和品行让别人体悟到基督徒的生活行为和方式。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能十分贴切的表达“生活交谈”式福传的内涵,那是一种默默的奉献和彼此的交流,是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和长期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利玛窦那时的中国社会,还是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交谈”式福传,对福音的传播具有同样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我们每个人周围的群体,就是我们“生活交谈”的对象,也就是我们福传的对象,它不需要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需要我们有一颗火热的传教之心,愿意奉献的牺牲精神,以自己生活行为和方法来吸引他们向往福音,进入福音。

2、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融入社会并与之对话

“生活交谈”,顾名思义是一种互动,一种交流。当今世界,交通、信息和传媒的迅速发展,使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容易。因此,交流和开放是必然的,封闭只能是相对的。我们在进行交流时,交流的双方在某一个层面上必须是彼此接纳和融入的,所以,接纳和融入是我们进行交流的前提。对我们整个教会而言,要进一步做好福传工作,神父和教友要完全动员起来。神父要能够走出教堂、教友要能够走出家庭、教会要能够走向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与社会、社会的其他团体和家庭、个人进行对话。所以,这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1)神父要走出教堂,走进教友中间。就是说,神父要注重指导教友的灵修生活,带领教友在生活中体现福音精神;帮助教友开展福传工作;组织教友学习交流福传经验;引导教友开展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而不是做完弥撒,行了圣事之后就把自己锁进办公室,闭门“苦修”,过着世外桃园的生活。要深入教友中间,尽好司铎的本职,进而融入社会,尽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2)教友要走出家庭,走入人群。作为神职人员,我们要改变教友仅仅满足于在家念经、在堂祈祷的习惯。教友的身份不能只是在主日的教堂内,而要体现在社会中。我们的教友都有自己的职业岗位和专长,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社交范围。所以,教友要进入不同人群,在不同的生活层面上,以自己的思想言语、生活行为、学术专长与人进行互动与交流,要活出福音精神,并以此影响周围的人,就像当年的利玛窦在中国,在士大夫中间所做的那样。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友能够在自己的范围内走出小小的一步,那么,积少成多,集沙成塔,以点带面,逐渐就会形成一个圈,一个面,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福传事业。所以,“生活交谈”式福传要靠我们每一位教友的行动,要靠我们教会团体的行动。

三、修炼与提升自我——“生活交谈”式传教必备条件

1、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

从利玛窦在中国福传经历中我们可以非常深切感受到利玛窦的杰出。利玛窦具有杰出的传教士精神:凭着对基督信仰的执着和虔诚,他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到远东进行传教的选择。这一抉择,一直促使着他满怀激情不断地做出牺牲与付出;利玛窦具有刻苦学习和研究精神,又是一位成功的中西文化交流者,他是知难而进的勇士,勇于接受挑战,以自己过人的智慧、不断探索的精神和谦逊受教的态度,努力使自己更接近中国人的思维。利玛窦的内心充满了对天主的爱,在与士大夫交往时,他更愿意将福音和天主的爱与人分享,并在天主爱内,求得给予福传的智慧和勇气。这是一位真正传教士的品质。

就个人而言,我们难以达到像利玛窦神父那样的高度。但是,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思想意识,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性、素质和品质。利玛窦掌握了先进的西方科技知识,的确难能可贵,但是,如果他没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践行能力和洞察能力,不能以及超凡卓尔的思想品行、谦卑虔诚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中去,并以自己生活的福音精神影响他人,那么他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所以,我们可以从提高我们个人修养开始,培养自己优秀的思想品行、谦卑虔诚的生活态度、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敏锐细腻的洞察能力等,从实践我们仁爱之心开始,这些为我们的福传事业其实是更重要的。

我们要在生活细节中融入我们的信仰,体现我们的信仰,让别人感受到因信仰而带来的爱的融洽、思想的深入、对生命的包容、对生活的自信,以及面对困难的坚韧与乐观,使人们因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而向往福音,进入福音,一如利玛窦之于当时中国的士大夫那样,这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交谈”式福传的内涵。

2、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

为了使福音能够更好的融入中国文化,我们还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如果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做福音本地化工作?如果我们对中西文化特点一无所知,我们又如何找到福音本地化的切入点。

举例而言,中国文化相较西方文化的神本特征,具有明显的人本特征。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化中,思想的高度却很少有对上帝的追求,也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宗教信仰。”中国文化提倡天人合一,但是,这个“天”是泛指的,而且更多的倾向于“自然”意义。我们要从本质上去研究、去弄明白这些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国文化中的“天”做出正确的诠释。

又如我们常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包容的,而非排他的。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大宗教,通过长期的交叠、融合而相安无事,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彼此以宽容态度相互包容。无论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执行政教分离的结果,还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人情与民族性远胜于对宗教的感情等因素所致,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了解中国这一人文背景特点,有利于我们的福传工作。

还有,中国文化比较注重伦理和现世,而不是来世,关心的是生前而不是死后。有人称儒学为“儒教”,但是“儒教”其实很难成为宗教,因为它缺少宗教的两个重要特征,即天堂、地狱和对来生的重视。了解这一点,我们也就能够进一步知道中国自有宗教的状况了。

另外,大家比较熟知的中国文化所提倡的是中庸,而非激进。中国文化是乐感的,而非西方的罪感文化。自古而今,中国文化都是以个体心性的宏扬为主,只要个体世界的道德操守臻于完善,便能等同于天地万物,游刃于造化之间。所以在中国,即使是知识分子阶层,对于人生来就有罪,生活在罪恶中,以及十字架的痛苦等接受有限。而对老庄学说的清修守静,所谓“坐忘”“致虚极,守静笃”,进而彻悟“无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地等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中国人普遍认为,这些学说也能够满足个体对道德操守的臻于完善。我们要了解这些特点,然后才知道如何解说福音更能符合国人心理文化特点。这些是细节,但并不是小问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类似中西文化不同的问题,在这里不一一而足。 

由此可见,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不是一句可泛泛而谈的话,而是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我们要充分学习、了解和掌握本国的传统文化的特点,提高对研究本土文化现象重要性的认识。

3、教会团体作用的重要性

勿庸置疑,教会团体在福传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会要引导每一位教友,以细雨润物、持之以恒、灵动感人的思想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同时以信仰的生活来吸引别人进入福音,也就是说,要在生活的细节中融入信仰,展现信仰的精神。

教会还要勇于走向社会,并向社会开放自己。作为地上的盐,世上的光,要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各项活动,以具体行动关心社会,践行仁爱。比如,在灾祸面前,实施人道主义援助;成立社会服务或者慈善服务机构,参与社会救助活动等;参与所在社区的公益活动,并坚持长期化、规律化,而不只是凭一腔热血的短期行为。教会关注的目标人群应该以社会弱势人群为主,诸如贫病孤寡者,处于困苦危难中者和社会边缘人士。教会要始终铭记上主的圣训,“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天主胜过全燔祭。”并将此付诸行动,为国家和社会分担一份责任。

可想而知,当我们在实施这一系列工作时,我们的福传工作也就融入其中了,教会为国家、为社会也就显示出了她的价值。这样做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和提高我们教会的活力,给福传事业带来更美好的希望和前景。

“在向外邦人传教的事业中着重体现循序渐进和本地化特色。”这是梵二大公会议传教文件中阐述的,也是中国教会发展至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必须这样做。为此,让我们从现在起携手并肩,为了共同的福传事业而努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值此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之际,希望我们的教会,我们的神职人员都能够向利玛窦那样,在生活中践行福音精神,并以生活着的福音开展工作,努力为福音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好使“天主之道顺利展开,得到光荣。”

 

 

点击数: